“败家,玄学,智商税”,这是很多圈外人对于耳机发烧的刻板印象。
你说它败家吗?玄学吗?个人认为的答案是:如果你采购的设备,其声音素质和特点已经无法被自身把握,做出一个哪怕主观的定论,只能被所谓网络测评所左右,那无异于盲人摸象,即是完全的“败家又玄学”。
如果与此相反,你投入购买的设备,能够切实的提升你的音乐体验,也能够客观的给你带来均衡又精准的音频反馈,那这份投入就是切合实际的。
实际上,在某种程度上,入手一定级别的音频设备,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你的音乐体验。
先说完个人主观的结论,再说说我入坑到现在的历程吧。
我最开始入坑,是购买的AKG Y20。当年正值高二,手上的小白兔(远古earpod)刚好断线,又恰好试听了班里某艺术生的powerbeats3(没错,还真是那个beats)。思前想后,最终还是决定买了人生第一条勉强算是hifi的耳机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个Y20的声音就是很闷,声场完全打不开,就像有人拿着棉纱堵你耳朵那种感觉。质量也无力吐槽,短短两个月就爆线芯然后就彻底断了。。。
当时短暂的爽了两个月之后,因为耳机断掉就又吃了挺长一段时间土,买了个铁三角IM50(就是现在假货满地跑那个)。铁三角原装线那个质量也是没法说,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问题,但是时间一久就开始变硬脆化,然后直接断裂。。。但是声音还算是正常,略糊但是至少是能有那一点声场的(至少不会落差太大),中规中矩吧。目前个人街机出勤,日常插电脑还是用这个陪伴多年的老耳机,尽管因为使用多年,内部难免吃到灰,声音素质也不如从前了。
在用im50爽了大半年之后,我又被忽悠着买了个头戴式监听M50x,同时期还搞了个山灵m2。一开始拿这个耳机听的是古典乐,个人听感还是可以的:三频均衡,音染也不严重,也能给人带来临场感。一开始的体验还是不错的。
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,m50x的问题又暴露出来:它中规中矩走稳定路线,但就是不好听。听古典器乐还是比较贴紧其定位;但那段时间个人听音乐风格改变,开始转到一些摇滚和乡村音乐,这时它的缺点就显现出来:对于人声的表现不够出色,摇滚乐中又会感到过度沉闷。这副耳机在我手里存留一年后还是最后二手出给了朋友。
问题来了:对于我这种杂食的音乐爱好者,到底选用什么设备呢?
个人目光投向了森海塞尔的ie40pro。当时这个耳机也面世一年多了,网络上的评论也是毁誉参半:喜欢的说这耳机均衡耐听,虽顶着监听之名但听流行音乐也可以;不喜欢的说这个耳机会出恶声,对手机不友好云云。
最后还是盲狙整了这个ie40pro(问就是不羁放纵爱盲狙)。当时开箱一耳朵下去,并没有多少惊艳,心里甚至暗骂我是傻逼。但是仔细寻思,“还是上个好前端试试吧”,于是大老远跑去太古汇索尼去借用前端试听一下。
用上A55甚至一些自己都记不清型号的设备(300a那种3.5也试了一下,不是很行但也不至于网友喷的那么难堪),感觉还是对于手机有一定量提升,于是在那里耐着性子断断续续听了半个多小时,最后还是得出结论:耳机声音算比较漂亮,但我真的需要一个前端。
后面捡漏一个二手索尼A55就略过不谈。
对于这个耳机个人主观看法:手机一类设备无法发挥耳机的潜能,具体表现在弦乐器(尤其是小提琴)声音偏细弱,管乐又会有不饱满的问题;听电子乐会有严重的刺耳感。但在使用一个合格的播放器后,这些问题能够很大程度得到改善,具体表现为:音频表现较均衡(仍有改进空间),听流行音乐的那种对耳朵刺激的不悦感也随着设备更换而消失,整体变得更加耐听。
目前本人就手持A55+ie40pro退烧,暂时不会有任何的购买计划。
在这之间也陆陆续续听了其他人的一些设备,感觉本人对设备音效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吧。更好的设备也许声音素质更好,但那已经在我理解分析范围之外了。
至少目前这套设备已经能满足个人要求。
如果真的有看我一路废话到这里的,感谢你能看完这篇文章,如果您有感想的话也请多多交流。
声明:上述对设备效果的分析全部出于主观,仅供参考。